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 ,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戏 ,深受广大玩家的喜爱。在这个游戏中,你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来赢取胜利,同时还能与其他玩家互动。
在游戏中 ,有一些玩家为了获得更高的胜率和更多的金币而使用了开挂神器 。开挂神器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在游戏中获得不公平优势的软件或工具。
如果你也想尝试使用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下载和安装:
软件介绍:
1 、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
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 ,既有效果 。
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
4 、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服务器维护故障、政/府查封/监/管等原因 ,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
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操作使用教程:
1.通过添加客服微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5.保持手机不处关屏的状态.
6.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首先确认你是智能手机(苹果安卓均可).其次需要你的微信升级到新版本.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 、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 ,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
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 ,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4 、快速稳定,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肯定是土豪。安卓定制版和苹果定制版,一年不闪退
网上科普有关“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它们的名字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它们的名字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内太阳系
内太阳系在传统上是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区域的名称,主要是由硅酸盐和金属组成的 。这个区域挤在靠近太阳的范围内 ,半径还比木星与土星之间的距离还短。
内行星所有的内行星
四颗内行星或是类地行星的特点是高密度、由岩石构成、只有少量或没有卫星,也没有环系统。它们由高熔点的矿物,像是硅酸盐类的矿物 ,组成表面固体的地壳和半流质的地幔,以及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心所组成 。四颗中的三颗(金星 、地球、和火星)有实质的大气层,全部都有撞击坑和地质构造的表面特征(地堑和火山等)。内行星容易和比地球更接近太阳的内侧行星(水星和金星)混淆。行星运行在一个平面 ,朝着一个方向 。
水星
水星(Mercury)(0.4 天文单位)是最靠近太阳,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质量)。它没有天然的卫星,仅知的地质特征除了撞击坑外 ,只有大概是在早期历史与收缩期间产生的皱折山脊。 水星,包括被太阳风轰击出的气体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气 。目前尚无法解释相对来说相当巨大的铁质核心和薄薄的地幔。假说包括巨大的冲击剥离了它的外壳 ,还有年轻时期的太阳能抑制了外壳的增长。
金星
金星 (Venus)(0.7 天文单位)的体积尺寸与地球相似(0.86地球质量),也和地球一样有厚厚的硅酸盐地幔包围着核心,还有浓厚的大气层和内部地质活动的证据 。但是,它的大气密度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干燥 ,也没有天然的卫星。它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温度超过400°C,很可能是大气层中有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金星的地质活动仍在进行中 ,但是没有磁场保护的大气应该会被耗尽,因此认为金星的大气是经由火山的爆发获得补充。
地球
地球(Earth)(1 天文单位)是内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质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并拥有生命的行星 。它也拥有类地行星中独一无二的水圈和被观察到的板块结构。地球的大气也于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 ,被存活在这儿的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气。它只有一颗卫星,即月球;月球也是类地行星中唯一的大卫星 。地球公转(太阳)一圈约365天,自转一圈约1天。(太阳并不是总是直射赤道 ,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
火星
火星(Mars)(1.5 天文单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质量),只有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 ,它的表面,例如奥林匹斯山有密集与巨大的火山,水手号峡谷有深邃的地堑,显示不久前仍有剧烈的地质活动 。火星有两颗天然的小卫星 ,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获的小行星。
小行星带
小行星的主带和特洛伊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小天体中最主要的成员,主要由岩石与不易挥发的物质组成。
主要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距离太阳2.3至3.3 天文单位,它们被认为是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扰动而未能聚合的残余物质 。
小行星的尺度从大至数百公里、小至微米的都有。除了最大的谷神星之外 ,所有的小行星都被归类为太阳系小天体,但是有几颗小行星,像是灶神星 、健神星 ,如果能被证实已经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状态,可能会被重分类为矮行星。
小行星带拥有数万颗,可能多达数百万颗 ,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体 。尽管如此,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仍然不可能达到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一。小行星主带的成员依然是稀稀落落的,所以至今还没有太空船在穿越时发生意外。
直径在10至10.4 米的小天体称为流星体。
谷神星
谷神星 (Ceres)(2.77 天文单位)是主带中最大的天体,也是主带中唯一的矮行星 。它的直径接近1000公里 ,因此自身的引力已足以使它成为球体。它在19世纪初被发现时,被认为是一颗行星,在1850年代因为有更多的小天体被发现才重新分类为小行星;在2006年 ,又再度重分类为矮行星。
小行星族
在主带中的小行星可以依据轨道元素划分成几个小行星群和小行星族 。小行星卫星是围绕着较大的小行星运转的小天体,它们的认定不如绕着行星的卫星那样明确,因为有些卫星几乎和被绕的母体一样大。
在主带中也有彗星 ,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
特洛依小行星的位置在木星的 L4或L5点(在行星轨道前方和后方的不稳定引力平衡点),不过"特洛依"这个名称也被用在其他行星或卫星轨道上位于拉格朗日点上的小天体 。 希耳达族是轨道周期与木星2:3共振的小行星族,当木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 ,这群小行星会绕太阳公转三圈。
内太阳系也包含许多“淘气 ”的小行星与尘粒,其中有许多都会穿越内行星的轨道。
2.中太阳系
太阳系的中部地区是气体巨星和它们有如行星大小尺度卫星的家,许多短周期彗星 ,包括半人马群也在这个区域内 。此区没有传统的名称,偶尔也会被归入“外太阳系”,虽然外太阳系通常是指海王星以外的区域。在这一区域的固体,主要的成分是“冰”(水、氨和甲烷) ,不同于以岩石为主的内太阳系。
外行星
所有的外行星 在外侧的四颗行星,也称为类木行星,囊括了环绕太阳99%的已知质量 。木星和土星的大气层都拥有大量的氢和氦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气层则有较多的“冰 ”,像是水、氨和甲烷。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它们该另成一类,称为“天王星族”或是“冰巨星”。这四颗气体巨星都有行星环 ,但是只有土星的环可以轻松的从地球上观察。“外行星 ”这个名称容易与“外侧行星”混淆,后者实际是指在地球轨道外面的行星,除了外行星外还有火星 。
木星
木星(Jupiter)(5.2 天文单位) ,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质量总合的2.5倍。木星的丰沛内热在它的大气层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征 ,例如云带和大红斑。木星已经被发现的卫星有63颗,最大的四颗,甘尼米德 、卡利斯多、埃欧、和欧罗巴,显示出类似类地行星的特征 ,像是火山作用和内部的热量 。甘尼米德比水星还要大,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
土星
土星(Saturn)(9.5 天文单位),因为有明显的环系统而著名 ,它与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气层的结构。土星不是很大,质量只有地球的95倍 ,它有60颗已知的卫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拥有巨大的冰火山 ,显示出地质活动的标志 。泰坦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阳系中唯一实际拥有大气层的卫星。
天王星
天王星(Uranus)(19.6 天文单位),是最轻的外行星 ,质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自转轴对黄道倾斜达到90度,因此是横躺着绕着太阳公转,在行星中非常独特 。在气体巨星中,它的核心温度最低 ,只辐射非常少的热量进入太空中。天王星已知的卫星有27颗,最大的几颗是泰坦尼亚 、欧贝隆、乌姆柏里厄尔、艾瑞尔 、和米兰达。
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30 天文单位)虽然看起来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较高使质量仍有地球的17倍 。他虽然辐射出较多的热量 ,但远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3颗卫星,最大的崔顿仍有活跃的地质活动,有着喷发液态氮的间歇泉 ,它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行的大卫星。在海王星的轨道上有一些1:1轨道共振的小行星,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彗星
彗星归属于太阳系小天体,通常直径只有几公里 ,主要由具挥发性的冰组成 。 它们的轨道具有高离心率,近日点一般都在内行星轨道的内侧,而远日点在冥王星之外。当一颗彗星进入内太阳系后 ,与太阳的接近会导致她冰冷表面的物质升华和电离,产生彗发和拖曳出由气体和尘粒组成、肉眼就可以看见的彗尾。
短周期彗星是轨道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长周期彗星的轨周期可以长达数千年 。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 ,被认为是来自柯伊伯带;长周期彗星,像海尔·波普彗星,则被认为起源于奥尔特云。有许多群的彗星 ,像是克鲁兹族彗星,可能源自一个崩溃的母体。有些彗星有着双曲线轨道,则可能来自太阳系外 ,但要精确的测量这些轨道是很困难的 。 挥发性物质被太阳的热驱散后的彗星经常会被归类为小行星。
半人马群
半人马群是散布在9至30 天文单位的范围内,也就是轨道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类似彗星以冰为主的天体。半人马群已知的最大天体是10199 Chariklo ,直径在200至250 公里 。第一个被发现的是2060 Chiron,因为在接近太阳时如同彗星般的产生彗发,目前已经被归类为彗星。有些天文学家将半人马族归类为柯伊伯带内部的离散天体 ,而视为是外部离散盘的延续。
3.外海王星区
在海王星之外的区域,通常称为外太阳系或是外海王星区,仍然是未被探测的广大空间 。这片区域似乎是太阳系小天体的世界(最大的直径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质量则远小于月球) ,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最初的形式,被认为是由与小行星大小相似 ,但主要是由冰组成的碎片与残骸构成的环带,扩散在距离太阳30至50 天文单位之处。这个区域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像是哈雷彗星——的来源。它主要由太阳系小天体组成,但是许多柯伊伯带中最大的天体 ,例如创神星、伐楼拿、2003 EL61 、2005 FY9和厄耳枯斯等,可能都会被归类为矮行星 。估计柯伊伯带内直径大于50 公里的天体会超过100,000颗,但总质量可能只有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一。许多柯伊伯带的天体都有两颗以上的卫星 ,而且多数的轨道都不在黄道平面上。
柯伊伯带大致上可以分成共振带和传统的带两部分,共振带是由与海王星轨道有共振关系的天体组成的(当海王星公转太阳三圈就绕太阳二圈,或海王星公转两圈时只绕一圈) ,其实海王星本身也算是共振带中的一员 。传统的成员则是不与海王星共振,散布在39.4至47.7 天文单位范围内的天体。传统的柯伊伯带天体以最初被发现的三颗之一的1992 QB1为名,被分类为类QB1天体。
冥王星和卡戎
冥王星和已知的三颗卫星 目前还不能确定卡戎(Charon)是否应被归类为当前认为的卫星还是属于矮行星,因为冥王星和卡戎互绕轨道的质心不在任何一者的表面之下 ,形成了冥王星-卡戎双星系统 。另外两颗很小的卫星尼克斯(Nix)与许德拉(Hydra),则绕着冥王星和卡戎公转。
冥王星在共振带上,与海王星有着3:2的共振(冥王星绕太阳公转二圈时 ,海王星公转三圈)。柯伊伯带中有着这种轨道的天体统称为类冥天体 。
离散盘
离散盘与柯伊伯带是重叠的,但是向外延伸至更远的空间。离散盘内的天体应该是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过程中,因为海王星向外迁徙造成的引力扰动才被从柯伊伯带抛入反覆不定的轨道中。多数黄道离散天体的近日点都在柯伊伯带内 ,但远日点可以远至150 天文单位;轨道对黄道面也有很大的倾斜角度,甚至有垂直于黄道面的 。有些天文学家认为黄道离散天体应该是柯伊伯带的另一部分,并且应该称为"柯伊伯带离散天体"。
阋神星(又名齐娜)
阋神星(136199 Eris)(平均距离68 天文单位)是已知最大的黄道离散天体 ,并且引发了什么是行星的辩论。他的直径至少比冥王星大15%,估计有2,400公里(1,500英里),是已知的矮行星中最大的。阋神星有一颗卫星 ,阋卫一(Dysnomia),轨道也像冥王星一样有着很大的离心率,近日点的距离是38.2 天文单位(大约是冥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远日点达到97.6 天文单位 ,对黄道面的倾斜角度也很大 。
美国加州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2003年在太阳系的边缘发现了这颗行星,编号为2003UB313,暂时命名为齐娜 ,直到2005年7月29日才向外界公布这个发现。据悉,各国天文学家于2006年8月24日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否认其为大行星。
据介绍,齐娜的直径约一千四百九十英里 ,较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冥王星还要大七七英里 。而齐娜距离太阳九十亿英里,这个距离大约是冥王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三倍,也就是大约97.6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齐娜绕行太阳一周 ,得花五百六十年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体,是“库伊伯尔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它比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约零下214℃ ,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
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星的直径估计有2100英里,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与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度的夹角,大部分其它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 。布朗说 ,这就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
这是比较详细的资料,你看看吧。
八大行星即金星、土星、木星 、水星、地球、火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行星 。
水星简介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它与太阳的角距从不超过28°,中国古代称水星为辰星。古时候西方人以为水星是两颗行星,他们在暮色中见到它时 ,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在晨曦中见到它时,称它为阿波罗。后来人们知道了墨丘利和阿波罗就是同一颗星 ,就称水星为墨丘利。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他头戴插有双翅的帽子,脚蹬飞行鞋 ,手握魔杖,行走如飞 。他神通广大,令人难以捉摸。水星确实像墨丘利那样,行动迅速 ,神出鬼没,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它会沿着一段奇特的曲线,从太阳的最东边跑到最西边 ,平均速度为每秒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水 星 风 光
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个较扁的椭圆,当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 ,所看到的太阳大小可差一倍多 。太阳在水星天空中移动得慢极了,如果在水星上看日出,要耐着性子花上十几个小时。在水星上可以长时间地仔细观察日冕和色球 ,而不必像在地球上那样去追逐日食的瞬间,这一点令天文学家十分羡慕。然而要想到水星上去是不可能的 。水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1/3左右,再加上没有大气遮挡 ,水星上的阳光比地球赤道的阳光还强6倍,不要说人,就是一些熔点较低的金属也会熔化。另外,水星上既无空气又无水 ,昼夜温差非常悬殊,最热时达到427℃,最冷时则有-173℃。温度最高的区域是中心位于北纬30°、西经195°的盆地 ,它是诸行星中温度最高的地方,由此给它取名为"卡路里盆地",即热盆地的意思 。又因它和月球上"雨海"(月球上一个盆地的名称)极为相像 ,所以它也被人们称为水星上的"雨海"。
貌 似 月 球
在地面上观测水星,几乎看不到它的细节。1973年11月3日,美国发射了水手10号宇宙飞船 ,对水星进行近距探测 。它是迄今唯一"访问"过水星的宇宙飞船。在它与水星三次相会的过程中,向地面发回了5000多张照片。在最后一次,它距水星表面仅372公里 ,拍摄了非常清晰的水星电视图像。天文学家惊奇地发现,水星表面和月球表面极为相似 。水星表面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星罗棋布,既有高山,也有平原 ,还有令人胆寒的悬岸峭壁。据统计,水星上的环形山有上千个,这些环形山比月亮上的环形山的坡度平缓些。1976年 ,国际天文学会聘请一些专家 、学者为环形山命名,1987年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环形山的名字,其中有15个环形山用了中国人的名字 。除了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外 ,其他14位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和艺术家。
水 星 凌 日
当水星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在太阳圆面上会看到一个小黑点穿过,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其道理和日食类似 ,不同的是水星比月亮离地球远,视直径仅为太阳的190万分之一 。水星挡住太阳的面积太小了,不足以使太阳亮度减弱 ,所以,用肉眼是看不到水星凌日的,只能通过望远镜进行投影观测。水星凌日每100年平均发生13次。下次凌日是在1999年11月16日5时42分,有望远镜的朋友切莫错过机会 。
一 天 等 于 两 年
水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 ,本身也在自转。188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里利经过对水星多年的观测,认为水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和公转一周的时间都是88天。对此 ,人们一直深信不疑 。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佩廷吉尔和戴斯,借助美国阿雷西沃(Arecibo)天文台的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测量了水星两个边缘反射波间的频率差,成功地测量了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46日,正好是水星公转周期的2/3。地球每自转一周就是一昼夜 ,而水星自转三周才是一昼夜。水星上一昼夜的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76天。与此同时,水星也正好公转了两周 。因此人们说水星上的一天等于两年。由于水星在近日点时总以同一经度朝着太阳 ,在远日点时以相差90°的经度朝着太阳,所以水星随着经度不同而出现季节变化。
金星简介
金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 ,被称为“启明 ”;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 ,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天文上金星符号 ,即美神梳装打扮时用的宝镜 。
金星像月亮一样有圆缺朔望的变化,这一点曾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金星与地球十分相似:半径为6050千米,只比地球略小;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95%;质量为地球的81.5%;另外,金星周围也有大气和云层。它和水星一样 ,是太阳系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天然卫星的大行星 。金星的公转轨道很接近于正圆,且与黄道面接近重合。其公转周期约为224.7日,但其自转周期却为243日 ,也就是说,金星的“一天”比“一年”还长。金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 。金星的大气层厚重浓密而奇特,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约占97%以上。因此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 ”极其强烈。金星的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00倍 ,其大气活动剧烈,大气层中有频繁的闪电和雷暴。金星基本上没有磁场 。它的地势比较平坦,但地貌复杂 ,其内部结构从理论上可推出应与地球类似,但还有待观测证实。金星有凌日现象与“金星蚀”现象,它们都是百年难遇的。
太阳从西边出来”
人们常把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比喻成"太阳从西边出" ,这句话在金星上却是绝对真理 。
金星是个“蒙面逆子 ”,“蒙面”是指它有浓厚的云层,“逆子”是指它是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因此从金星上看太阳自然是西升东落的 ,“太阳从西边出来 ”也就不奇怪了。
浓厚的金星云层使金星上的白昼朦胧不清,这里没有我们熟悉的蓝天、白云,天空是橙**的 。十分有趣的是 ,金星上空会像地球上空一样,出现闪电和雷暴。金星自转周期是243天,比公转周期(224.7天)还长。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 。在一个金星年中,金星上只能看到两次太阳西升东落。
美国和前苏联发射的金星探测器上都装有影像雷达传感器。雷达测绘表明金星与地球一样 ,也是一颗地貌非常复杂的行星 。
由于浓密大气的保护,金星的地势比较平坦。金星上70%是起伏不大的平原,20%是低洼地 ,还有10%左右的高地。其面积最大的高原比青藏高原还大两倍,最高的山峰达1059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一条从南向北穿过赤道的长达1200千米的大峡谷 ,是九大行星中最大的的峡谷 。金星的地质构造曾经很活跃,很可能还有活动火山。从金星13号和14号的考察结果可以看出,金星内部的岩浆里含有水分 ,从而动摇了以前认为金星上“先天缺水”的看法。
目前,人类太空探测史上第一个由航天飞机携带升空的行星探测器--“麦哲伦”号宇宙飞船正以前所未有的透视力,测绘90%以上的金星地貌 ,将金星的版图,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
金星的位相变化
金星与月球一样本身并不发光,金星的光辉来自金星表面反射的太阳光。金星也像月球一样会出现周期性的圆缺变化,这是由于金星、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 ,从地球上看到的金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时多些有时少些,这就叫位相变化。事实上,凡是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行星(如水星)都有这种变化 。17世纪初 ,伽利略发现了金星的位相变化,从而为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伟大地球简介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 ,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同时,由于日 、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 ,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千米。
阿波罗飞船看到的地球 阿波罗飞船看到的地球 地球升起在月球的地平线上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幔 、壳结构 。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气圈 ,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基本数据
赤道半径 6378140米
扁率因子 298.257
质量 5.976×1027克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厘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极地) 983.2厘米/秒2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
公转轨道半长径 149597870千米
公转轨道偏心率 0.0167
公转周期 1恒星年
黄赤交角 23度27分
火星简介
火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第四颗行星 。肉眼看去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的亮星。它缓慢的穿行于众恒星之中,从地球上看火星时而顺行 ,时而逆行。火星最暗视星等约为+1.5等,最亮时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达-2.9等 ,这是由于地球和火星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它们之间的距离总在不断变化 。火星荧荧如火,亮度常变 ,位置不定,令人迷惑,所以 ,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 ”。而在西方古罗马的神话中,把它想象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马尔斯”(Mars),即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Ares)。阿瑞斯身世高贵 ,其父是神王宙斯,其母是天后赫拉 。天文学中火星的符号是马尔斯的长枪和盾牌的组合。
火星有很多特征与地球相似。它距离太阳2279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5倍;自转轴与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4°,和地球一样有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它自转一周比地球多半个多小时 ,为24小时37分22.6秒 。所以火星和地球的昼夜长短基本差不多,但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火星的一年几乎等于地球的两年。因为火星离太阳较远 ,公转一周为687日。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体积还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大气远比地球的稀薄,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占95% ,氮占3%,还有数量极少的氧与水份。
火星上的平均温度为-23℃,由于火星大气稀薄而干燥 ,所以它的昼夜温差很大,远远大于地球上的昼夜温差 。因火星表面温度低、压力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大致都呈饱和状态 ,只要气温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就会凝结。火星大气中的水份极少,科学家估计,倘若把火星上的水冰全部融化成水 ,也只能在火星表面形成一个10米深的大海。与我们地球表面的波涛茫茫的海洋相比,火星上的水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火 星 的 表 面
在干燥的火星表面上遍地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由于风沙的作用,火星表面到处是沙丘 ,还有类似河床的地形。这种河床地形在南半球及赤道附近分布,表明距今大约30亿年前的火星上曾像现在的地球上一样有河流,有“水”流动 。
通过对火星表土成分的分析 ,我们知道火星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的氧化物。整个火星就是一个生了锈的世界。火星表面的特征大同小异 。荒凉的沙漠、连续不断的丘陵和洼地一直延伸向远方;乱石嶙峋点缀着火星表面 ,既有小小的鹅卵石,也有巨大无比的漂砾;这些与大峡谷 、大火山及坑洞交织而成一个红色的大地。
火 星 的 尘 暴
火星上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是无法形容的。地球上的大台风 ,风速是每秒60多米,而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每秒180多米 。大风暴有时可以席卷整个星球。火星表面的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整个火星一年中有1/4的时间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狂沙之中。由于火星土壤含铁量甚高 ,导致火星尘暴染上了桔红的色彩,空气中充斥着红色尘埃,从地球上看去 ,犹如一片桔红色的云。
1971年,当美国的“水手9号 ”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整个火星正被一场大尘暴所包围 。火星表面70~80千米的高空被尘埃笼罩 ,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法观测;除了赤道附近隐约见到4个坑洞外,其它地方模糊一片 ,什么也看不清。这场特大尘暴竟连续不断地刮了半年时间才渐渐平息下来。这在地球上是从未有过的 。原来大风沙时看到的4个坑洞,竟是4个高达25千米以上的大火山。最大的火山被命名为奥林匹斯火山,高26千米 ,直径600千米,大约形成于近10亿年内。位于赤道下方的是一个庞大的峡谷,也就是火星上最壮观的特征之一 ---“水手谷”大峡谷 。著名的水手谷长4000千米,宽约300千米 ,最深处达7千米。火星上南北半球地质结构很不一样,大火山、大峡谷等都在北半球。
火 星 的 极 冠
在望远镜中,火星的两极呈白色 ,气温都在冰点以下 。这些冰域称为极冠。近来科学家确认,极冠不是由水冰,而是由固态二氧化碳凝结形成的干冰。它的范围随季节有亮区和暗区的变化 。火星极区一到冬季 ,由于气温下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开始凝结,使得极冠加大 ,颜色逐渐变淡,北极冠可扩大到北纬65°,南极冠可扩大至南纬57°。一到夏季冰雪融化 ,极冠的范围也就缩小了,暗区就逐渐扩大和变暗。两极的极冠分别延伸到北纬80°和南纬84°。
生 命 之 谜
过去人们认为火星是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有着四季的更替,它的两极被冰覆盖并相应作着周期的变化 。冰雪的存在证明了水份的存在 ,也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有人还曾提出火星上面的暗区可能是植物带。因此,火星生命之谜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为了探索火星的秘密,近30年来己有20余只探测器对火星作过科学探测 ,其中主要是美国的水手9号、海盗1号和海盗2号。这些探测器拍了数千张照片。每个探测器都能自动地从火星上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传回地球 。实验结果表明:火星上没有江河湖海,土壤中也没有植物 、动物或微生物的任何痕迹 ,更没有“火星人”等智慧生命存在。
1996年1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1984年在南极洲发现的ALH84001陨石来自火星。研究其岩石成分发现,这些陨石可能含有原始生命的微化石 。这表明几十亿年前的火星很可能相当温暖潮湿,适合生命的存在与维持。
火 星 的 卫 星
火卫一和火卫二差不多就在火星的赤道平面上运行。火卫一离火星中心9450千米 ,直径为20多千米,公转周期7.7小时,从火星上看 ,它每天西升东落两次 。火卫二离火星中心大约23500千米,直径只有15千米,公转周期是30.3小时。在火星的夜空中,你可以看到“双月悬天”的奇景。 1971年水手9号探测器到达火星。在火星尘暴过后 ,对火卫一和火卫二进行了拍摄,它们的样子活像两个“病马铃薯 ”,表面布满了陨星坑 ,反照率很低 。
木星简介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惹人注目的一颗行星,它是行星九兄弟中的老大---个儿最大。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把它叫做“岁星”,用它来纪年 ,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12年 。西方则称木星为“朱庇特(Jupiter)”,即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王者---天神宙斯。
木星直径约为14.3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1.25倍 ,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而质量为所有其他行星的2.5倍 。木星的平均密度相当低,仅1.33克/立方厘米。其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2年 ,而自转一周仅要近10小时。由于它自转太快,致使星体变扁,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5000千米之多 。木星没有固体外壳,它是一颗由液态氢组成的液态星球。
木星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 ,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木星核的外部绝大部分是氢,液态的氢分子 层与液态的金属层合称为木星幔 。木星幔的外面是木星的大气层 ,其大气厚度有1000千米,几乎全由氢和氦构成,只有微量的甲烷、氨和水汽。木星大气中的甲烷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木星大气中还有十分强烈和频繁的闪电现象 ,平均每年约有250次。木星大气浓密,有一系列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分布的云带,亮的叫带 ,暗的叫带纹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木星南热带内的大红斑,它呈蛋形,长20000千米 ,宽11000千米。
1979年3月4日“旅行者1号 ”空间探测器飞过木星附近时发现木星像土星一样有光环,其宽度有6500千米,厚30千米,是由很多黑色石块组成。木星是太阳系中除天王星和土星外拥有卫星最多的大行星 ,至今已发现16颗,其中最亮的4颗是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分辨出来的,故叫做伽利略卫星 。其实早在春秋时代我国的甘德和石申就已经发现了其中之一 ,称之为同盟。
总之,木星的魅力是巨大的,它将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它所着迷。
木 星 的 带 纹
木星在众行星中有着突出的特点:质量大、体积大 。它的质量是太阳系中其它8颗行星加在一起的二倍半 ,相当于地球的1316倍。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在一起,就如同芝麻和西瓜之比一样悬殊。
木星虽然巨大无比,但它的自转速度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 。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如此快速的自转周期在木星表面造成了极其复杂的花纹图案 ,促使气流与赤道平行,产生了巨大的离心力,两极相对扁平 ,赤道隆起,并出现与赤道平行的云带。木星的云带可分为好几层,云带的颜色和温度不同,有明暗带的区分 。亮区的云层由氨冰组成 ,颜色鲜明,叫做带;暗区的云层由氨化物组成,叫做带纹。氨化物有各种颜色:白色 、橙色、褐色 ,但大部分是红棕色。
看 不 见 的 木 星 环
1979年3月,“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穿越木星赤道平面时,在离地球6亿千米处发回大量的珍贵照片。出乎人们所料,发现木星和土星一样也拥有光环 。4个月后 ,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木星证实了这个结论。
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最亮4颗卫星。由此它们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 。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是伊奥、欧罗巴 、嘉里美和卡利斯托 ,它们分别被简称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土星简介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一颗美丽的行星,凡是用望远镜看过土星的人,无不惊叹不已。土星公转轨道半径为14亿千米 ,冲日时最大亮度为0.4星等 。土星那橘色的表面,漂浮着明暗相间的彩云,配以赤道面上那发出柔和光辉的光环,远远望去真像个戴着顶大沿遮阳帽的女郎。要比两极半径大6000多千米。土星公转周期为29.5年 ,约合二十八宿之数,每年镇一宿,故古时我国又称其为“镇星” 。土星长期被当作太阳系的边界 ,直到1781年发现天王星以后,太阳系才得以扩大。土星运动迟缓,人们便将它看作时间和命运之神的象征。罗马神话中称其为萨图努斯神 ,即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他是神王宙斯之父,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都把土星与农业联系在一起。在天文学中的符号,像是一把主宰农业的大镰刀。
土星的内部结构与木星相似,也有岩石构成的核。核的外面是5000千米厚的冰层和金属氢组成的壳层 。再外面也像木星一样被色彩斑斓的云带包围着。这些彩色的云带主要由氢 、氦以及甲烷等组成。如果说木星大气运动多变 ,那么土星大气运动就显得平静、单纯而快速 。土星表面的喷射流,速度最快时可高达400米/秒以上。可真正的土星表面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云顶,其温度低于-200℃。
旅行者号探测器发现土星也有一个大红斑 ,长8000千米,宽6000千米,比木星的小许多 。它可能是由于土星大气中上升气流重新落入云层时引起扰动和旋转而形成的。
土星最让人着迷的便是美丽的土星环。
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土星时 ,发现土星有两个“耳朵 ” 。他误认为土星可能是由一大二小三个天体组成,怀疑这两耳朵是两颗卫星。但他一直不敢将观察结果发表,其原因是“卫星”并没有绕土星公转 ,似乎永远停留不动。而更令他惊奇的是那两颗“卫星” 两年后竟然失踪,三年后又重新出现 。
土星环的结构在17~19世纪被陆续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初,至少3个探测器对土星“走马观花 ” ,发现环的结构极为复杂。
人们根据地面观测和空间探测,把土星环划分为7层。距土星最近的是D环,亮度最暗;其次是C环 ,透明度最高;B环最亮;最后是A环 。在A 环和B环之间就是著名的卡西尼环缝,缝宽约5000千米。在A环之外有E、F 、G三个环,最外层的是E环,十分稀薄和宽广。
“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把土星环的近距离照片送回后 ,科学家们非常吃惊:原来每一层又可细分成上千条大大小小的小环,即使被认为空无一物的卡西尼缝也存在几条小环 。在照片中可见到F环有5条小环相互缠绕在一起。土星环的整体形状类似一张巨大的密纹唱片,从土星的云顶一直延伸到32万千米远的地方。 光环的颜色远看是红棕色 ,其实每层都稍有不同,C环是蓝色,B环内层为橙色 ,外层为绿色,A环为紫色,卡西尼缝是蓝色的 。
天王星简介
在睛朗的夜晚要想观看天王星 ,并不是很难。它的星等是5.7等。它的公转周期相当长,每84年绕太阳一周,平均每天只移动46" ,不容易与恒星区分,历史上曾多次被误认为是恒星而被载入星图 。
天王星
天王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排行第七,距太阳约29亿千米。它的体积很大,是地球的65倍 ,仅次于木星和土星,在太阳系位居第三;它的直径为5万多千米,是地球的4倍 ,质量约为地球的14.5倍。
偶 然 发 现 的 行 星
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81年3月13日夜晚在院子里与他的妹妹卡洛琳?赫歇耳(Caroline Lucretia herschel) 用自制的反射式望远镜观察星空时,偶然间在双子座发现了一颗与众不同的淡绿色的星星 ,心中不免惊颤,这是一颗什么星呢?他让妹妹卡洛琳将观察内容记录了下来,连续几天的跟踪观测使他认定 ,所发现的一定是太阳系的天体,可能是彗星 。于是他把一篇题为《一颗彗星的报告》的论文递交给英国皇家学会。
两年以后,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 证认并公布了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太阳系的新行星。天文学家们计算出这颗星的轨道 ,位置是在土星的外侧,从此,太阳系内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就这样被发现了。新行星的发现轰动了整个欧洲,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威廉?赫歇耳以柯普莱勋章 。至此 ,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业余爱好天文的乐师变成了专业天文学家。他的一生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功绩名垂史册。
基本数据
质量: 8.686×1025 千克
赤道半径:25559千米
平均密度:1.29克/厘米3
表面平均温度:59K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7.77厘米/秒2
自转周期:17.9小时
赤道面和轨道面交角:97.86°
轨道半长径:19.1914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84.01年
轨道偏心率:0.0461
轨道倾角:0.774°
1986年1月24日 ,“旅行者2号”探测器以每小时72000千米的速度飞掠天王星时,又发现了天王星的11个环,纠正了9个环的认识 。天王星共有20个环 ,不同的环有不同的颜色,给这颗遥远的行星增添了新的光彩。
海王星简介
距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海王星排行第八。它的亮度为7.85等 ,只有在望远镜里才能看到 。由于它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根据传统的行星命名法,它被命名为涅普顿(Neptune)。涅普顿是罗马神话中统治大海的海神 ,掌管着1/3的宇宙,颇有神通,海王星的天文符号象征涅普顿手中寒光闪闪的神叉。
天 王 星 的 孪 生 兄 弟
海王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长径为45亿千米,公转一周需要165年 。从1846年发现到今天 ,海王星还没有走完一个全程。海王星的直径是49400千米,和天王星类似,质量比天王星略大一些。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主要大气成分都是氢和氦 ,内部结构也极为相近,所以说海王星与天王星是一对孪生兄弟 。
天王星有美丽的光环,海王星有没有光环呢?这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1846年10月初 ,英国天文学家拉塞尔(William Lassel)曾报导他看见了海王星环,但到底有没有呢?天文学家众说不一。1984年,美国和法国天文学家在两个天文台同时观测7月22日的掩星后 ,达成了共识:海王星有一条不连续的环带,其长度不过100千米,宽度只有10~15千米。
关于“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它们的名字是什么?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从云]投稿,不代表踏浪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pminer.cn/zlan/202503-337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踏浪网的签约作者“从云”!
希望本篇文章《我来教大家“家乡大贰有外挂吗(怎么设置系统给你好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踏浪网]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